第65章 小莱村建盐场(1 / 2)
高良才立刻有了计划,这里的人们拥有丰富的制盐经验,正是最佳的工人工选,只要善加利用,将极大地推动他的制盐大计。
而这两个小男孩怡好是本地人,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又会晒盐,值得一用。
于是他向程刺史索要这两个男孩,说让他俩做三年的奴仆来赔偿他的损失。
程刺史自然知道他的意图,这是要以他俩做奴仆为由,养着这两个小子。
不过这是件好事呀,程刺史并不是没有同情心的人,这两个小子跟着京城来的大人物,前途一片光明,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于是高良才的队伍里多了两个小跟班。
这两个小子一个叫王小虎,一个叫刘大牛。
王小虎是个鬼灵精怪的家伙,满肚子都是点子,向秦成周洒石灰粉的就是他。
而刘大牛则呆头呆脑的,对王小虎言听计从,简直就是一个跟班。
两人得知自己要给高良才做三年奴仆来赔偿他的损失,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坏了,这意味着他们以后不愁吃的了。
要知道给人家当奴仆,主家是要管吃管住的,他们想去当奴仆还没人要呢。
更何况高良才那里的美食早就把他们馋坏了,那天那鸡翅的美味他们至今难以忘怀。
当晚,高良才一行在府衙里歇息,高良才向王小虎打听一下,得知小莱村离这里不远,往东三十里就到了,他决定明早去小莱村看看,以便尽早确定建晒盐场的地点。
经过一夜的休息,起床用过早膳,程刺史特意派了一个姓董的书吏一同前往。
车队向着海边出发了。一路上,两个小子高兴地坐在车夫边上指路,兴奋地喊了一路。
三十里地并不远,不到一个时辰,高良才就看到了壮丽的大海。
站在平坦的沙滩上,眺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浪翻滚着将洁白色的浪花推向沙滩,一层又一层,宛如姑娘的百褶裙。阳光洒在海面上,映照出一片金色的光芒,让人心旷神怡。
高良才并不是单纯来看海景的,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这里的沙滩非常辽阔,搞个上千亩的晒盐场都不成问题。
董书史带了小莱村的村正过来,高良才询问了村正,得知这个渔村有七百口人,家家户户都以打渔为生,而且人人都会晒盐。
高良才对此非常感兴趣,便提出要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晒盐的。
不用董书史开口,也不用村正说话,王小虎就主动请缨,高兴地拉着他,带他去看村里的晒盐场。
小莱村的晒盐场位于海边的岩石群处,这里的每一个岩石都成为了他们的晒盐场。
和高良才为工坊设计的晒盐方式很相似,这里的村民巧妙的利用岩石作为水盆来晒盐。
他们精心地将海边一整块天然岩石削去一半,然后将岩石凿成无数个浅浅的石槽,外形酷似一方方砚台,由于岩石的大小各异,这些盐槽的大小、高低也各不相同,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