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武乃杨(2 / 2)
敖烈表示同意:“老师有什么想法吗?”
陆川问:“你这几日整理公案如何了?”
敖烈捧出一卷案卷:“宇文家的案子太多太杂,我找到了这个案子,或许可以发力。”
陆川翻开卷宗,仔细地翻阅起这个案子来。
武乃杨,祖籍冀州府武安郡,身有举人功名,生得俊朗儒雅,风度翩翩。
武家本是
武安郡当地的望族,托庇于杨氏的名下,地位不低。
武乃杨在一次行商的过程中,途径代郡见到了一位姑娘,从此后对其魂牵梦绕。
多方打听之后才知道:这姑娘姓毕,名唤秀姑,自小体弱多病,郎中都说她活不过五岁。
毕家老爷膝下无子,仅此一女,对其爱如掌上明珠一般,每年都要砸下数百两银子为秀姑补药续命,竟然真的养到了十六岁。
毕秀姑对武乃杨也是一见倾心,二人虽是私定终身,却也得到了家族长辈的支持。
可问题来了:毕秀姑身体太差了,父母实在不放心女儿远嫁。
且不说到了婆家会不会受苦的问题,就算是一路颠簸到武安郡完婚,都恐怕会出意外。
武乃杨也真是个痴情的汉子,他竟然自愿倒插门,到毕家做个上门女婿。
哪怕武家财势不弱,可赘婿总是会惹人非议的。
每到这时候,都是这位毕老丈人挺身而出,把所有的非议挡了回去,保护女婿的名声。
可夫妻恩爱的日子没过两年,毕秀姑还是因为身体太差,早早地撒手人寰去了。
秀姑死后,武乃杨对丈人和丈母娘愈发殷勤侍奉,真宛如亲生儿子一般。
三五年后,二老也寿终正寝,武乃杨为他们
举办了一场风光的葬礼。
从此后,武乃杨顺理成章地继承了毕家的家业,和武安郡武家的沟通渐渐多了起来。
由此,则不可避免地要对代郡本地的世家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宇文博文终于注意到了武乃杨的存在,他认为:“这是杨氏在我的地盘上打了一个钉子。”
武乃杨的隔壁姓曹,也是本地的乡绅,两家的关系还算不错。
曹家有个十二岁的儿子叫曹冒,武乃杨平时去曹家走动的时候,也会顺便指点他读书功课。
曹老爷四十八岁,新娶了个妾室名唤“彩儿”,年方二十,生得俊俏可人。
有一次武乃杨在指点曹冒读书,念到《诗经·关鸠》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彩儿恰好出门,和武乃杨撞了个当面。
彩儿见了陌生人,先是一惊,然后马上飞红着脸躲了回去。
这一幕恰好被曹夫人的贴身婢女看见,将闲话传到了夫人的耳朵里。
当晚,夫人就和曹老爷告了状:“若是再让这俩人见面,以后早晚要出事。”
曹老爷拿出铜镜照了照自己,一个又矬又丑的老胖子,如何能比得上武乃杨的风采?自卑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他便渐渐对武乃杨生疏,后者也就慢慢不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