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到底哪一个更好(2 / 2)
如果真要设计成这个状态的话,那么光是在打磨方面就要花上很多的时间,这样才能够打磨出足够精细的齿轮。
钻齿和别的齿轮还有些不太一样,这种齿轮得开刃,否则根本钻不下去。
如果连钻头这边都无法工作的话,那么后面的螺旋刀片就更不行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秦振华现在觉得有些发愁的原因之一。
这个齿轮的弧度,他必须好好地把握住,否则会出大问题的。
齿轮的弧度应该画成多少会比较合适呢?如果按照之前破碎锤的弧度来算的话,那60度应该是最好的。
而且也不需要多么锐利,只需要开个刃就行了,能切割泥土就是最好的了。
只不过如果想要达到螺旋式带动泥土钻孔的要求的话,那就要比自己想象当中更锋利一些。
但问题还是一样的,如果太过于锐利的话,那就意味着不会有多厚,太薄了,坚硬程度又达不到。
应该如何才能够既保证锋利度,又保证硬度呢……
这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秦振华叹了一口气,用橡皮把图纸稍微擦拭了一下,重新开始画着。
他先设计的是如同齿轮一般的钻齿,每一个间隔在2左右,他不敢把间隔设计得太大,要是太大的话,只怕孔洞也会更大。
这种尺寸一般都是可以调节的,所以一开始在实验的时候稍微做得小一些,还可以更省力一点。
“不对呀……”
秦振华刚刚把图纸给画了出来,随后又反应过来,自己有五个地方想错了!
他想的是一凸一凹的设计,这样子的情况下,确实是可以把压力平分到两个不一样的层面去,可到底还是会有些不方便的。
虽然压力是分开的,可是同样的,阻力也是分成两次随之而来,这样的设计就意味着动能一定要足,否则就很有可能破不开土地。
难道自己要设计成平行的结构吗?或者是直接设计成尖刀型的结构?
但是那样的只能叫做钻头了,不能叫做钻齿,钻齿应该要更加锋利一点才可以。
秦振华干脆画了两张设计图纸出来,一张是自己一开始想的钻齿,前方就是凹凸不平的结构,这样就可以把前端的压力分成两次来承受,刀片不会因为压力过大而碎掉。
另一个则是做成了尖刀型的形状,这种形状有一个好处就是动能不需要太大,就可以直接破开土层,可是由于太薄,太脆,极有可能因为压力过大造成刀片的崩坏。
等到两种设计图纸细画好了之后,秦振华就放到一边,这个钻孔机和之前的所有前端器具都不一样,得在仓库这边稍微实验一下能不能用,再去车间那边连接上主机。
毕竟这个螺旋刀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还要配合上前端的钻齿,稍微有一些不太合适的话,就有可能会造成机器的崩坏,还是小心一些才好。
秦振华把钻齿总体设计成30高,15宽,而且是一个圆柱体的形状,只不过前端是凹凸不平的而已。
另外一个也是一样,但是就把前端设计成了类似于钢笔的尖头状。
他到时候得好好地试验一下,携带着这两种钻齿的钻头,到底哪一个会更加好用一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