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拆解录像机(2 / 2)
叶涛满意地点点头:“想出全新的思路是最难的,而比这更难的,是把想法变成现实。我们跳过了从零构思全新创意这一步,直接在现有录像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后,一旦外国推出新的产品,我们就把它拆解、研究透彻,但绝不能仿造,因为仿造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我们要做的是改造创新。我说说我的想法。你们知道我第一次见到录像机时是怎么想的吗?李娜,你来说说看。”
“叶总,您的想法我不太清楚,我就觉得这东西特别神奇。”李娜如实回答,眼神中带着好奇。
叶涛微笑着说:“我在广州第一次看到录像机时,第一反应就是它太笨重了,又厚又沉。当时我就想,要是能把体积缩小一半就好了。后来我买了一台进行研究,发现缩小体积难度很大,因为磁带进入机器后有一个下落阶段,这就导致体积减不下来。我就想到,要改变体积,只能从磁带上想办法。”说着,叶涛熟练地拿起磁带进行拆解。
“大家看,磁带是这种构造,按照常规方法确实很难改变。我就琢磨,别人是怎么把影像弄到上面去的呢?咱们这儿这么多专家,有谁能讲讲吗?”
这时,一位身形挺拔、眼神睿智的老者站起身来,条理清晰地讲解了影像录入磁带的原理。叶涛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同,最后问道:“那我们现在能做出带有影像的磁带吗?”
“可以,这并不难。”老者自信地回应道,语气中充满了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肯定。
“好!大家一起仔细观察磁带,换个思路。它是卷状的,我的想法是,磁带进入机器后,这个齿轮开始转动,在特定位置投放影视内容。那么我们就得想办法改变磁带的运转轨迹。李娜,拿纸笔给我。”
叶涛接过纸笔,把纸折叠了几下:“大家就把它当作是个圆。”随后用笔在纸上画了个圈,继续说道:“你们看,要是制作这样一个圆盘,把影像刻在上面呢?这样是不是就能马上减小录像机的厚度?还有个问题,读取光盘影视时,是上面的读取装置转动读取,还是笔在纸上模拟转动的样子,形象地展示自己的设想。
“各位分析一下,把影像刻在光盘上,理论上能成立吗?”
众人经过热烈的思考和讨论后,纷纷回应:“可以,完全能够实现!”声音中透着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既然这样,我们就着手去做。大家要是认识这方面能力强的人,就介绍进来;不是这方面专家的,暂时先退出。先分成两组,一组负责研发光盘,一组负责研发录像机。等都研发成功后,再一起研发生产线。我们产品的卖点就是体积小、外观美。现在是研发阶段,体积大些没关系,先做出产品,后续再逐步缩小零件尺寸。大家觉得怎么样?在研发过程中如果需要支持,我相信会有人协调解决。我的要求是,从开始研发起,大家先别回家,直接住在这儿,这样方便随时讨论。思路这东西说来就来,一旦抓不住,马上就没了!”
叶涛说完,看向老者。老者笑着问:“你们觉得这个方案的可行度有多少?”
一位专家自信满满地回答:“我觉得有90%的成功率,别人能从无到有做出产品,我们只是在基础上进行改造,我看问题不大。”
“好!今天大家先回去,我会安排好食宿,后天直接来报到。你们有什么需要的告诉李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