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是谁被敲打(1 / 2)
老人拂袖,在王忠的陪同下走进了都督府。
其余的武将们面面相觑,有一位好奇向同行的文官打听道:
“这位老先生是何人,怎的王都督这种封疆大吏都如此的卑躬屈膝?”
那位军中文官小声说道:
“这位是当代大儒、官居一品的大齐太子太傅、自称六德老人,为天下读书人共师的黄老先生。”
随后他指了指满脸绝望之色的蜀都城县令,有些幸灾乐祸地悄声回道:
“现在庙堂之上的文官,无一不是儒家门生,老先生喜微服私访,平世间不平之事,若是在蜀都城内让他发现治下不严、违法不纠之事,县令大人可倒霉咯。”
将官这才恍然大悟,却又不解地问道:
“王都督之前不是行伍出身么,怎么会称老先生为师?”
文官故意放缓了脚步,等到四下无人才说:
“老先生与国师张守真、大将军蒙翼并称大齐三大柱石,但修习武道的蒙老将军一心只想着沙场,并无兴趣经营官场,所以……”
将官恍然说道:
“原来是个便宜师父!”
文官微笑不语,嘱咐对方慎言后,便与同僚们进了大厅。
果然如文官所料,名为黄礼的老人坐下之后,便将眼睛看向了强自镇定、实则内心慌的一批的蜀都县丞。
接过王忠递过来的茶水后,浅尝了一口便说道:
“蜀都城中……”
县令已经绷了半天,听到老人一开口,便双膝一软跪了下去,口称下官有罪。
老人原本捏着茶碗的手慢慢放下,眉毛都凝成了一堆,轻声喝道:
“你好歹是儒家门生,我是当今圣上还是你列祖列宗,当众跪我简直是岂有此理!”
县令这么一喝,也知道自己有错,强撑着抖如筛糠的身体站了起来,战战兢兢地说道:
“弟子治下不严,罪该万死,请先生责罚。”
他这么一说,倒是将老人气笑了,点头问道:
“那好,就给你个机会说说,是怎么个治下不严?”
县令张口结舌,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
因之前大齐官场早有传言,这位老先生喜微服私访,每到之处必将严惩当地的贪官污吏。
这位县令大人作恶太多,强抢民女也好,逼良为娼也罢,贪墨府库尽皆有之,桩桩件件都是杀头大罪。
哪知道老先生要他交代哪一件,只得张着嘴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老人将手中的茶杯往下一掷,顿时四分五裂,热水丝毫没有糟践,溅了县令满身满脸。
“真是混账!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县令大人见势不妙,膝盖又软,想要跪下却是不敢,只得咬牙死撑。
“问政不能口说一言,是为官对君主不忠;见师却屈膝跪拜,是为子对祖宗不孝;任县令而不察辖区命案频发,乃待百姓不仁;放任茶肆之中流言四起,则是不义之甚!”
老人面色阴沉,细数他的罪状。
“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竟然能够做到大齐的正七品!”
县令听到这里,脸面之上害怕至极,心中却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老人所说这些事情,比起自己犯的事来说无关痛痒,只是一些儒家立身的微末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