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家床底钻出个朱元璋 > 第424章 外派技术员

第424章 外派技术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多年轻人就开始跟家里商量了。

厂区里的人都很尊敬和感谢朱吾适,是朱吾适给了他们一口饭吃,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如今听说这些事儿都是朱吾适牵头的,那自然是积极响应了。

移民不好接受,外派是可以的反正过几年就回来了。

大明交通不便,出去走个亲戚都还要好几天呢。

进京赶考的时候,很多地方的书生提前一年就出发了。

所以说,离家几年真的不是不能接受的事儿。

有了朱吾适的主意,没多久,朱棣就找到了足够多的人才。

这些人虽然都是年轻人,但是各行各业的都有。

土木,机械,铸造,制造等等行业的都有。

瀛洲要从无到有开始建设,各方面的人才都缺。

首先最重要的是种地,这个不用担心,移民都是农民,种地他们在行。

其次就是基础建设,也就是盖房子。

木屋虽然方便,但是朱吾适还是喜欢砖瓦房。

再说了,说好的是大明瀛洲的,建筑风格差距太大了像什么话。

所以建筑方面的人才是必须要有的。

修桥铺路,生产水泥,冶铁。

反正朱棣去了,绝对不仅仅是打仗这么简单的。

破坏是最简单的了。

想当年成吉思汗带着人打下了半个亚洲,甚至把东欧都搅和得天翻地覆的。

可是有啥用呢,除了弄死很多人。

有了个上帝之鞭的外号,对自已有什么好处吗,根本就没有。

这种事儿在朱吾适看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你既然都打过去了,自然要占领土地的。

最好是能纳入自已国家的版图,实在不行,弄个殖民地也行啊。

费劲吧啦地跑过去,弄死一堆人,然后抢点儿东西就回来了,图啥啊。

朱吾适要的,是把瀛洲纳入大明的版图。

等到欧洲人发现瀛洲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大明的了。

自从开始谋划瀛洲,朱吾适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欧洲人的思想。

在大明的东面,其实还有一块地的,大明还在开发建设。

所以在欧洲人看来,新大陆是在大明的东面,跟欧洲八杆子打不着。

只有等那些闲的蛋疼的人,非得往那个方向探索的时候,才会发现。

原来大明说的瀛洲竟然离自已这么近。

前提是,他们能够抵挡住大明的入侵。

毕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都是一百多年后的事儿了。

如果大明一百年都没有把欧洲弄到手,那也太菜了。

再说了,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哥伦布能不能发现新大陆,还不一定呢。

毕竟欧洲的目光现在全都聚焦在大明的身上。

目前为止,他们根本没有探索大西洋的欲望。

欧洲人出海都是为了赚钱的,去大明就有钱赚,干嘛去漫无目的地地探索未知海域啊。

吃饱了撑的吗。

朱棣找好人手,就开始日夜期盼春天的到来了。

朱吾适也不去管他,有念想是好事儿,总比天天缠着自已要好多了。

自从蔡总的管培生计划取得成功,朱吾适的担子一下子就减轻了很多。

他现在真的成了只负责大方向的人了。

他负责大方向,老六搞技术,管培生负责管理。

如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产品多样性的问题。

狗日的商人看到大明的布在欧洲卖得好,一股脑儿都开始纺纱,织布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