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8章 临近年关(1 / 2)
临近年关,会议特别多。乔岩几乎每天往市里跑,赶回县里也要开会。总结会,考核会,安全会,述职会,经济会,专项会,民主生活会……一个都不能落下。还要筹备县委全会、团拜会、经济工作会及全年最重要的三干会。光全县干部大会就开了三次,配齐了县四套班子领导。
不光是开会,还有上级部门的各类检查调研验收,乔岩每天连轴转,只要一睁开眼就在工作,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到住处。除了规定动作,他还得关心保障民生,暖气暖不暖,自来水是否正常,物资供应能否保障,交通事故为何频发,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转,工程队欠薪问题是否解决,救助物资是否发放到位,贫困户能不能过个温暖祥和的年……
一年下来,乔岩基本上对县里的各项工作了如指掌,熟读于心,渐渐褪去稚嫩恐慌,变得成熟老练。刚来时,有些部门负责人欺负他什么都不懂,一些指标数据敷衍了事,蒙混过关。现在甭说上面要求的刚性数据,就连全县有多少树木都一清二楚。下属汇报从来不让用概数,全部用实际数额,但凡哪个地方出错,当场就能指出来。
与此同时,乔岩在县里的威望明显提升。南大附中雄关分校本学期期末考试,初一高一双双在全市夺得了第一,这在雄关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该校组织了两场考试,一次全市联考,一次和南大附中统考,出乎所有人意料,该校第一名综合排名第三。沈燕希说,这是清北的苗子。
充分说明,不是生源不好,而是缺乏好的师资水平和管理方式。雄关分校在沈燕希的带领下创造了历史,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老百姓哪个不夸赞。但乔岩低调处理,不宣传不张扬,不表彰不通报,是他做出来的成绩不假,还不到大张旗鼓宣传的时候。有些事,群众心里有杆秤,何必去自吹自擂呢。
他保持低调,老百姓有自己的宣传方式,通过自媒体发视频变着花样称呼他为好书记。还给他编写了四六句:雄关巍峨震河山,乔岩前来启新元,长策惠民焕新颜,千秋德泽润桑田……
面对百姓的夸赞,乔岩没有丝毫高兴,反而压力倍增。南江电视台记者下来采访他,已经推辞拒绝了好几次,对方打着省委宣传部的旗号,必须完成采访,因为前段时间发表的策论里提到了雄关县和云谷湾。
乔岩只好硬着头皮接受采访。他说,其实也没干得多好,比起其他县相差甚远。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是农民的儿子,更懂得百姓的迫切需求和朴素愿望。很简单的道理,他们期盼什么,我就解决什么,县里需要什么,我就改变什么,上面要求什么,我就发展什么。
此报道一经播出,迅速在全网疯传热议,纷纷点赞说他接地气有温度干实事。乔岩没想到以这种方式“出道”,网友还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岩帅书记”。
别人巴不得大张旗鼓宣传,而乔岩主动联系大学同学王浩伟,让他想办法赶紧把热度降下来。他不想红,更不想成为舆论的焦点。在王浩伟的努力下,总算过了那波热度,即便还有人转发,也没有再无序扩散。
这天晚上,团拜会结束后已经九点多,乔岩把县长朱志新,县委副书记王凌峰,组织部长马晓东,纪委书记申家烈,县委办主任赵春晓叫到办公室,研究县里的人事调整。
乔岩道:“县里的干部最近人浮于事,都在盼着调整人事。之所以迟迟未动,是等县委班子配齐。听外面传,说我等着下属送礼,看谁送得多就提拔谁,简直可笑至极。因为年中已经进行了大调整,这次只是微调,名单已经发到大家手里,这就算五人组碰头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