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田氏窑的来历(1 / 2)
我知道了!谢谢姐,以后我一定会更努力,尽量不让你操心了。”田有虞一脸愧疚的说道。
“好,麻烦可以给我少找一点,但有乐工作室允许你任意进出。”田有乐轻声说道。
“那个,你们家这个老头子确实有些可恶,有虞就算了,有乐这边,我这个当四叔的是真的说不出让你原谅他的话来。
今天人在那里躺着,刚好你们姐弟都在,四叔就给你们讲讲田氏窑的来历。”
“讲讲也好,不过咱们这么多人,还是换个地方再说吧!一直处在这里,会影响到医院秩序的。”外婆看了一眼田蓬所在的重症监护室,反正他现在情况稳定,不需要人一直在这里守着,便提议先离开这里再说。
“我记得停车场那边有个凉亭,我们去那边吧!”表姐连忙开口说道。
其他人也没有意见,一起跟着她离开了医院区域,来到了停车场这边的凉亭。
众人进了凉亭,自己寻找位置坐好,等着田四叔讲述田氏窑的故事。
“你们都听说过玲珑瓷吧?大概是在乾隆后期,田氏窑主要负责烧制给朝廷进贡的玲珑瓷。”田四叔轻声说道。
“可是,我听他们说,我们家一直都是民窑,民窑烧制的东西可以当做贡品吗?”这个问题,从田有虞记事起就一直困扰着他,虽然祖上昔日有所荣光,可自己却一直找不到凭证,只靠着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时间长了自然会心生疑虑。
“贡品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来路清楚,二是质量上乘,我们祖上有一位名叫田中宣的工匠,最擅长的就是烧制玲珑青花瓷盘,直接被征去了官窑做掌事。
可惜这位祖先,一心只想把技艺做好,研究出了各种各样釉色的玲珑瓷,自创了十几种形体,却因不善与人交往,又不懂得讨上司欢心,在把这一门手艺教会徒弟之后,就被人逐出了官窑。
他身心受创,一时想不过,回家两年不到,便郁郁而终,留下发妻幼子,为了能够维持生活,母子二人回到乡下,用仅有的积蓄起了一口窑,在亲朋好友的接济之下,慢慢摸索着烧制陶艺。
这位幼子名叫田和,大概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缘故,30岁不到,就把父亲的技术学了个十之八九,不但扩建了窑场,还招收了不少徒弟。
田氏窑在那个时候烧制出来的瓷器,得到了不少富商官家的喜爱,更是远销京城,名满天下,有人驱车千里,掷下千金就为了能够买一个玲珑瓷碗带回家当做摆件。
随着名声越强,田氏窑烧制出来的玲珑瓷替代了官窑的玲珑瓷,再次成为进贡的贡品。
田和更是受到了圣旨嘉奖,称之为巧手良匠,可后来不知道为何,田氏窑逐渐没落,祖上怕这种一门手艺再被外人学了去,便专门立下了族规,择优传艺不传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