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称帝!(1 / 2)
“你武功进步的很快!”
不得不说,作为夏婉霜曾今的手下败将,能从她嘴巴里听到这句话,叶骁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晚霜姑娘哪里的话,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武功,讲究的可不是运气,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我承认现在的你,即便是我,也没有把握将你拿下。
不过,若是越王府出手,那么来对付你的人,手段肯定比我更强。”
毕竟,叶骁杀死的可是越王世子。
这份仇。
无论叶骁怎么做。
都不可能轻易化解。
“晚霜姑娘,这件事,你就不用担心了。”
叶骁微微一笑,转移了话题:“对了,你哥从召狱出来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夏婉霜进入横山组织,本就是为了救她哥哥。
如今她哥哥已经救出来了。
那么她自然不会再向以前那样,任由横山组织对她发号施令。
“暂时还没想好,哥哥入狱之时,我才7岁,加入横山组织,十多年了,他们把我训练成了只会暗中行事的杀手。
我暂时,也想不到要做些什么。”
“既然想不到,就暂时留在横山组织里吧,方正现在,你跟我之间有了联系,要是换个人来,不一定能跟我配合的这么默契。
还有,你哥刚出召狱,也是需要修养的。
晚霜姑娘觉得呢?”
“有你在平康府,他们暂时的确不会差遣我去做别的事情。”
夏婉霜虽然已经想好,要离开横山组织。
但是,如今的大雍风雨飘摇,她着实还没想好下一步要去做些什么。
“既如此,我就再待一段时间,等到我哥哥身上的伤养好了,再决定去别的地方。”
叶骁虽然抵挡住了南疆32万叛军,但是,平康府作为各方势力角力的舞台,日后必然是个巨大的漩涡。
夏婉霜好不容易才救出哥哥,她可不想卷身到这个漩涡当中。
送走夏婉霜之后,叶骁又把赵泉叫了过来。
如今的流沙组织,在赵泉手中,已经逐渐从平康府,发展到周边其它几个州府当中。
甚至,就连南疆,都有流沙组织的人潜入其中。
“叶头儿,南疆跟其他州府的情报系统,虽然都是刚起步,但目前的情况,发展还算顺利。
相信用不了多久,周边的几个州府,还有南疆那边,就能发展出一支足够壮大的情报队伍。”
这一切,还多亏叶骁当初颁发的“信息提成”制度。
想要获取流沙组织的信息提成,甚至都无需加入这个组织,只需要将自己知道的,告诉流沙,再由流沙判定消息的价值,给予相应的提成。
街面上的贩夫走卒,乡野中的闲汉,妇人,甚至就连流落街头的乞丐,都能成为整个情报系统的消息来源。
为了防止有心之人的注意。
流沙组织打听消息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
有扮做商客,下发悬赏的。
有扮做外乡寻亲的。
更有那扮做勾栏瓦舍拉皮条的。
不断从各个方面,打听自己想要的信息。
“你心思活络,流沙交到你手里,我放心,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流沙还是要多把注意力,放在平康府内部。
尤其是,府衙跟六县官员之间的动作。
有没有外面的陌生人与他们联系过之类的。”
除了消息打探提成的“临时工”。
流沙还有一支专门负责盯梢的队伍。
这支队伍均是由流民,乞丐,以及走街串巷的小型商贩组成。
叶骁还专门给他们也设置了一个盯梢的制度。
叫2+3制度!
意思就是,2个备用的,不同职业的人,配合3个正常盯梢的,3人组彼此轮换跟踪,避免被盯梢的人起疑。
若是被盯梢的人发现。
则由后面2个备用的替补,继续执行任务。
而且,同样一个2+3的队伍,只负责一天的跟梢任务。
到了第二天,就必须换成脸生的新人继续跟踪目标。
最大限度,保证盯梢任务的顺利完成。
“叶头儿放心,我回去就让他们盯着,绝不会出半点岔子。”
“嗯,没事了,你去忙吧!”
既然如今,叶骁所求的“明面上的护身符”已经在来平康府的路上,那么相信,越王府的人,肯定也已经从皇城出发了。
这种情况之下,叶骁吩咐流沙盯紧一些,也是情理当中的事情。
“对了,师傅还给我留了2万人,这2万人目前已经安排到了六县当中,算是一张,以备不时之需的潜在底牌。”
只不过,黑皮和尚把这2万人交到叶骁手中,是有条件的。
那就是,叶骁必须负责这2万人的日常开销。
2万人,每天吃喝拉撒。
以及正常的生活消费。
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况且,这2万人要在平康府里吃多久,住多久,根本就没个准信儿。
有了南疆叛军,跟越王府这两把尖刀悬在头顶,叶骁如芒在背,这2万人多半要在平康府留些时日。
“关键是,南疆起兵之后,我这伪币生意的钱银进项就彻底断了。”
光有花销,没有进账。
即便是叶骁这样财大气粗的主儿。
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心烦。
…………
然而,就在叶骁与越王府,暗中角力之际。
南疆这边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镇南王率领败军返回之后,不久,与广南道接壤的安庆道,就公然宣布脱离大雍,并入南疆版图之内。
不仅如此,镇南王还在四道官员,兵将的共同拥护之下,高调登基称帝。
自称南朝!
此消息一出。
天下震动。
大雍皇帝更是一怒之下,连下了十三封讨贼檄文。
大雍与南疆,就此割裂了。
“师傅,你来了?”
“怎么?你巴不得为师不来?”
“师傅哪里的话!”
望着走进院门的黑皮和尚,叶骁微微一笑。
这段时间,除了镇南王在南疆称帝之外,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叶骁一介刽子手出身的县衙典史,被圣旨册封为了大雍朝廷的南关宣抚使。
虽然这个宣抚使,只是一个五品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