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月旦评上的评论(2 / 2)
许劭既然厌恶那些谄媚宦官的人,他自然是对这些的人行为有一定的了解。
那些谄媚宦官的人之所以谄媚宦官,要么是为权,要么是为利。
权柄,名利,这四个字让许多人绞尽脑汁,蝇营狗苟。
谄媚宦官一说是极毁名声的说法,名这个字,自然是无法通过谄媚宦官得到,直接就排除了。
权柄。
江明能有如今的权柄,确实与张让有一定的关系,但他平定长社黄巾军的功绩是摆在那,无人能质疑的。
利益。
黄巾之乱结束后,以江明的功绩,他可以任选大汉境内的任意一座郡城做太守。
他完全可以回到他已经有一定民众基础的东莱郡。
东莱郡的富裕,所有人有目共睹。
可他却主动选择了去最贫困,最危险的雁门郡,率领部队在雁门关戍边。
若那些谄媚宦官的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谄媚宦官这说法势必会立马从贬义变成褒义。
江明并非谄媚宦官,而是为了尽快达成目标,设法用一些利益从掌权者手上换得了效率两字。
“许先生当真是大才,明辨是非。”
“我确实是与张让等人有所来往,但能让我为之效力的只有陛下,只有大汉天下。”
这话里的陛下纯属瞎扯,江明这么说是为了澄清那些不利于他的传闻,免得这些传闻不断发酵,导致各种有意去雁门郡的百姓受到影响,阻碍雁门郡的民生发展。
这番话里只有这一点是瞎扯的,心中装有天下的他把这话说得很慷慨,让在场的许多人都为之感觉气血一热。
“许先生精通相学,并不是你靠着三言两语就能蒙蔽的。”
“你既然来了这里,那么,许先生理当对你做出评价。”
袁术明里暗里地向许劭示意,他想要许劭给江明一个极坏的评价,让他能得以报复江明。
“江侯爷的面相非是以我所学能看懂的。”
“以江侯爷如今的才能和名气,我更是没有资格对江侯爷进行评论。”
“请江侯爷莫要怪罪。”
不是评价,胜似评价。
许劭刚来东莱的时候,他直接评价了作为东莱太守的曹操,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奸雄一说,多少带着点贬义,可许劭当时还是直言不讳,毫不客气地说了。
与之相比,他此时对江明的客气远胜所有的评价。
“许先生,依你来看,这位卫公子怎么样呢?”
江明此番来东莱,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回击卫仲道,已经抢尽风头的他笑着将众人视线引到卫仲道身上。
卫仲道此时有些面红耳赤。
他先前就嫉妒江明能在洛阳诗会上抢尽风头,没想到江明如今又在月旦评抢尽风头,他虽然对自己自信,但哪有什么评论能与许劭那客气地作揖一拜相比。
更让卫仲道没想到的是,许劭在仔细端详他之后,评论道:“这位卫公子是个还算有些才能的公子。”
还算有些才能。
这话何其勉强,简直就跟安慰一样。
这让先前十分自信的卫仲道顿时被气得晕了过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