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吃海鲜(1 / 2)
在村民们的认知中,水越少越容易晒干。他们在海边的石槽里晒盐,那点海水都要晒上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变成盐。而这池里的水比石槽多了成千上万倍,岂不是要等到百年以后才能收获盐了?
还有人说:“后面那两排池子为何不灌上海水呢?灌上海水一起晒不是更快一点吗?”
“唉,反正都要等很多年后才能晒干,多灌一个池少灌一个池有什么分别?”
对高良才的安排,其实他手下的工匠也不是很能理解,都问他为何后面两排晒盐池不灌上海水。
但高良才并没有解释,只是说还没到时候,然后就让大家去休息了。
这晒盐就这么简单?
等早上涨潮时海水自己灌到大池子里,在抽开隔板把海水放到下一级晒盐池,就可以回去睡觉了?
没人知道高良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高良才早就带的高升去玩了,众人也只能无奈地回去休息了。
村民们连续五天在晒盐场干活,没能出去打渔,家里的鱼已经所剩无几了。今天,许多渔民都出海捕鱼去了。
高良才想着自己来到海边已经好几天了,却还没有品尝到海鲜的美味,这可不行,他已经开始有点嘴馋了。
于是,他吩咐王小虎去找村民,让他们去捕捞一些生蚝、海参和虾蟹回来,以满足他的口腹之欲。
村民们听说这位财神爷要他们去捕捞海鲜,都争先恐后地愿意为他效劳,毕竟这位财神爷可是真的给钱啊。
然而,生蚝是什么?他们从未听说过。
王小虎不得不回来问个清楚。
高良才一拍脑袋,哎呀,我竟然忘记了,古代可不叫生蚝,那叫什么来着?
对了,是牡蛎!
王小虎一听就明白了:“牡蛎啊,我知道这个东西,肉不多而且特别腥,如果不是饿极了,我都不太喜欢吃。先生,你怎么会喜欢这种东西呢?”
高良才哈哈大笑:“那是因为你们不会吃。等把这些海鲜捕捞回来,我让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食。”
王小虎想,先生总是有他的道理,也许他真能把牡蛎,不对,生蚝变成美食吧。
刘大牛早就馋了,他一把拉住王小虎,急匆匆地跑去找渔民帮忙捕捞海鲜去了。
傍晚时分,渔船们满载而归,王小虎一条船一条船地寻找着海鲜。他要找的生蚝、海参、鲍鱼、虾蟹,都是先生点明要的东西。王小虎给了每个渔民十来文钱作为报酬,然后拿着东西就跑了。
渔民们高兴得不得了!平常他们打的鱼卖不了几个钱,都是自家吃的。今天特意为官爷打捞这些没什么人爱吃的东西,竟然还有十来文钱拿,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高良才为了建造晒盐场,在海边搭了几间棚屋居住。王小虎拿着海鲜回来后,他就招呼工匠和军士们出来吃海鲜了。
这些关中来的大汉大都没有吃过海鲜,这几天住在海边,吃得都是海鱼,但这几样海鲜还是第一次品尝。
烤生蚝要用酱油,但这个时代还没有酱油。高良才打听了一下,只有肉酱、芥酱以及豉汁。
实在是太遗憾了,高良才也只能拿这些酱料凑合着一用。
把这些酱料抹在生蚝上,再撒上点盐,放在火上一烤,很快香味都出来了。
高良才尝了一口,真是美味呀!还是那熟悉的生蚝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