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章 扫清阻碍突然探访(2 / 2)
没办法,谁让李煜的改革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钱”字。
郡府现在花钱的地方太多,库里的钱早就不够用了,只能他这个郡丞亲自下场捞钱。
真是命苦啊!
“先生既然忙那我就不留了。”
李煜也知道自己对不住宋渊,难得良心有愧,朝门口喊了一声,“李元那一份灵茶让先生带回去。”
“谢大人!”
宋渊直到这时,脸上笑容才灿烂几分,更显真诚。
还好,这一次也不算白忙活。
宋渊拿了灵茶,苦中作乐的离开。
李煜等人离开,回到卧榻上,想着刚才的事。
“这次的事,算是给那些人一个教训,后面应该无人再生事。”
自己这次强势镇压,虽然会引得一些非议,但最大的阻碍已经没有了。
不过所谓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现在打已经打了,接下来就该拉了。
李煜让李元备车,按照名单拜访了郡中有名有德的几位老先生。
其中有人在郡学教书,也有人告老在家。
李煜做完这一切后,又叫来了宋渊,在书房聊了半个小时后者才离开。
次日郡府发布公告,内容与宋渊当初在书房所说相差无几。
此事一出,就在城中闹得沸沸扬扬。
一些书生学子更是无比气愤,认为自家师长不会如此,这一切都是有人陷害。
一些阴谋论,更是认为是郡府编织罪名,故意针对打压。
当城内舆论再次爆发时,原郡学课首松竹先生、告老在家的瀚文先生、定安先生纷纷站出表达对郡府的信任和支持。
随着三位老先生的带头,也有越来越多的文人站出支持郡府和改革。
郡府的改革,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好。
即使先前那些反对的人,反对的也不是改革,而是其中某些条例。
他们先前没有站出,是无人带头。
现在有人带头,自然是有无数人响应。
随着支持的人出现,反对者被瞬间压制。
然后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县衙捕快几乎倾巢而出抓捕了许多人。
那些人都是反对先前郡府判决和改革的人。
而为捕快带路的人,也都是曾经的“反对者”。
当被抓者,被捕快带走见到其中的“同伴”时,脸色十分精彩。
“这一下,把那些隐藏在暗中的老鼠都一网打尽了!大人果然聪明绝世,算无遗策!”
李府,宋渊和李煜在客厅喝茶。
宋渊脸上笑容灿烂,解决了这一件事,教育改革已经没了任何阻碍,他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
“我这哪算什么,不过是一些小聪明而已。”
李煜哈哈一笑,虽然知道对方是故意恭维。
但这马屁拍的也有理有据,而且对敌还是一个聪明人,心里还是颇为受用。
“改革方案已经彻底拍板,你打算何日开展?”
李煜目光看向宋渊,改革的最终方案在昨天已经定下。
对方今天来,便是和他商议开展日期。
“改革之事,并非短时间的事。属下认为,宜早不宜迟。”
宋渊昨夜就已经想过,认真道:“不过事情有轻重缓急,需要分清一个先后。属下认为,可先修建乡学、县学和郡学,同时开展对于老师的职称评定。”
“等到以上几件事全部落实之后,再修建云梦学院,招聘学子老师。”
教育改革需要花费的银钱太多,哪怕郡府最近发了笔财也差的很多。
要想在同一时间,全部铺开,财政压力实在太大。
宋渊只好退而其次,先暂时搁置云梦学院。
这也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只是这个方案,也有一个难关,那就是李煜。
宋渊可是知道后者对于云梦学院的寄托有多大。
果然,对面李煜剑眉皱起,语气稍稍不悦,“云梦学院关系重大,郡府不能先建吗?”
宋渊遗憾的摇摇头,“不行,云梦学院的花费太大,郡府承受不起。除非乡县郡各级学府暂且延缓修建……”
他话没有说完,但李煜还是明白了其意思。
延缓各级学府修建,只见一个云梦学院,那这还算什么改革。
就云梦学院的招收条件,武陵郡能招几个人。
其他人岂不是讨论了这么久,结果最后还是老样子。
这样虽然不会对郡府造成什么损害,但严重影响到郡府的公信力。
李煜好不容易才靠着一件件事,提升郡府的公信力,可不能就这样毁掉。
“既然如此,那就按你的办法来吧。”
李煜心中叹息一声,无奈道。
两天后,教育改革正式启动。
武陵和沅陵两郡,都开始在乡县郡修建新的学府。
同时两地郡府,开始招收老师,评定职称。
这一件事,令两郡顿时热闹了起来。
如果说矿脉的发现和战兵的打造,只是武修和军队的狂欢。
那么教育改革,就是两郡所有人的狂欢。
小暑,苍蓝的天空中,一轮烈日高悬。
湿润的空气,变得炎热,沾在衣服背上黏黏的很不舒服。
哒哒哒!
在两座青山之间,一条修整过的碎石路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响起。
大路尽头,出现十几精骑。
为首一人,剑眉星目,面冠如玉,正是从武陵离开的李煜。
他身穿天青藻纹华服,要系一条月白玉带,腰间悬挂一枚双鱼白玉玉佩,冰魄悬于腰后,身上气质贵气儒雅,让人看上一眼就无法挪开。
在他左右,铁山与李炎都身着常服。
铁山一身玄色劲装,浓眉大眼,魁梧的身躯将衣服撑的满满当当,腰后两把玄铁短戟交叉,气势十足。
旁边李炎,身着绯红常服,腰挎一把绣春刀,面容清秀,但一双眼睛灿灿生辉,尖锐有力,仿佛可以洞察人心。
“大人前面一里就是白鹤乡了!”
前方路上,一名锦衣卫骑马而来,在队伍前方停下,下马行礼道。
“好!”
李煜颔首,让对方归队,继续前进。
教育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日,他今天有空打算来到乡里看看学府进展。
而今天的行动,他并未告诉过任何人。
众人沿着碎石路一路向前,来到青山深处,在他们前方青山脚下散落着无数人家。
天上烈日高悬,临近正午,田间地头有村民忙碌一早,呼喊着玩耍的小儿,同行的邻居准备回家。
远处的人家里,有几行炊烟袅袅,蜿蜒升空,与青山交映,与白鹤齐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