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她的脸不一样了(1 / 2)
萧清音听他这么说,一点都不意外。
新鲜事物要为人接受,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新笔趣阁
如果是大规模天花肆虐,民众惊慌失措,听到牛痘接种这种预防办法,肯定会踊跃参与。
但眼下天花刚出现,还没来得及扩散,就被她掐灭了。
想要民众接受接种,需要多费些功夫。
“可以划分人群推广,对贫苦百姓,可以提供奖励,接种牛痘就送大米白面什么的。
对士族贵族,多做宣传,普及医学常识,让他们理解个中原理,破除迷信。”
“怎么多做宣传?发诏书?贴皇榜?还是找说书先生宣扬?”
易水寒蹙眉。
“如今就是下了诏令推行的,效果并不好,说书先生的话他们也不会听。”
萧清音思忖了一下,问道:“熙国好像还没有报纸,对吧?”
“报纸?”
“就是反应和引导社会舆论、定期发布要闻的出版物。”
易水寒摇头:“没有。”
萧清音笑道:“也许你可以办一份?你不是想变革吗,报纸可以引导民众,减少阻力。”
她把报纸的大致分类告诉他。
易水寒越听越感兴趣。
“这个点子不错,我这就召集人手商议。”
他匆匆离去,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把办报之事敲定下来——同时办一份官报和一份小报。
官报叫大熙日报,刊登新近诏令、大臣奏疏、时政热点、官员罢黜升迁、地方大事之类。
小报则叫熙闻,作为官报的补充,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去挖掘报道热闻、八卦、艺文生活等。
官报自然是由朝廷专门成立的进奏院负责,所有报道都需要经过严格审核。
小报则是成立报社,由总编负责。
总编是易水寒选出来的,萧清音得知是谁后,有点诧异。
“你怎么会选唐希鸿?”
“他有什么问题吗?”
“他不是松月书院的学子吗?还只是个举子,连进士都还没考吧?选他当总编,能服众?”
易水寒笑了笑。
“看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细细解释了一番,萧清音才知道,原来唐希鸿是个赫赫有名的大才子。
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不说,还小小年纪就搞起了雅集,大熙数一数二的书画社就是他创建的。
而且他兴趣十分广泛,在相扑、蹴鞠圈子也小有名气,什么都能玩得来。
正是因为他好奇心太强,一心多用,才耽误了科举。
当然,他本人对科举兴趣也不大,唐家是老牌世家,族人众多,出仕的、经商的、当大地主的……杰出之人,比比皆是。
易水寒跟他说了办报之事后,他非常兴奋,一口就应了下来。
“像他这样博学的士子,屈指可数。”
易水寒评价道。
“他应该能办一份出色的小报。”
萧清音点头:“我也挺期待的。”
不过她没想到,唐希鸿接下这个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请她写报头。
“您是人人皆知的神医,由您写的报头肯定会一鸣惊人。”
萧清音:“……”
这顶高帽她有点戴不起啊。
虽然她的书法还过得去,但跟大熙的读书人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