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0章 战火下的“友谊”(2 / 2)
“是暂时性的退兵了。”张论平举着望远镜,看着敌人有条不紊撤退的队形,沉声说道,“大概他们打了这么多天,也觉得打不下来,有些泄气吧。所以需要休整休整。”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可能会轻松很多。”
作为前线的国防军总指挥,张论平的身上同样多出负伤,只不过因为采用了专业的包扎手段,让得他的精神气色比吉桑帕夏要好很多。
大明军队如今的进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武器装备上的进步了。除此之外,防弹衣,格斗术,耐力训练侦查训练甚至是读书识字,都是国防军战士们的必修课。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就是战场上的生存和自救。
战士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包扎伤口,如何让伤口不感染……所以国防军战士这边,很多时候伤员的康复率和再战率都很高。
轻伤不下火线。
与之相比,奥斯曼帝国这边的伤员这损率就真的很高了。没有很好的卫生条件,也没有必要的知识面,使得他们受伤的时候,往往不会采取很有效的疗伤方式。很多人治着治着自己就被治死掉了。
吉桑帕夏斜睨了张论平一眼,特别是他胳膊上缠着的绷带,随后撇了撇嘴:“如果我是你的话,就不会故意把伤口亮出来让人看。以为自己这样很勇猛一样,其实是很傻子的行为。”
张论平闻言嘿嘿一笑,当即反唇相讥:“如果我是你的话,绝对不会学那帮欧洲白人,用什么放血疗法给你的士兵治病。”
“你也不看看,从开战到现在,你们奥斯曼有多少士兵都是这么死的了,有事没事就放血,感冒也放血,发烧也放血,昏迷也放血。妈的中了枪伤要截肢,你们也放血!除了放血你们是不是什么都不会了?”
“这战场上没死的人,反倒全都被你们放血放死了。”
张论平的一番吐槽,让吉桑无言以对。因为以他有限的知识,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些伤势。
中东落后的医疗环境和有效的见识,使得他们只能效仿西方传过来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放血疗法。
而那些从战场上下去的奥斯曼帝国的伤员,有十分之七都不是死于过重的伤势,而是死于军医们使用的放血疗法。
他们从来不会辩证的看问题,遇见一个伤兵就是放血,不管对方到底是缺血还是其他。以至于大量的士兵都因为失血过多而死。
就算侥幸活下来的,也绝对没有再投入战场上的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奥斯曼帝国的士兵越打越少,战斗力越来越弱的缘故。
张论平那帮人早在旁边看了很久了,几次都想提醒几声,但都忍住了。
今天被吉桑嘲讽,终于是不顾一切的说了出来。
吉桑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张论平这一番话,是刚好戳中了奥斯曼帝国的软肋。
他说的切切实实,没有一句不对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