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史学大佬挖坑很专业 > 257

25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代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则记载,正德年间有人在南通城东发现了骆宾王的墓,而且这座墓非常新,至今还有遗迹存在。

《中国名胜词典》记载:“骆宾王墓:在浙江义乌县城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建。”

清代陈熙晋的《骆临海集笺注?附录》则记载,雍正年间有一个自称是李勣十七世孙的李于涛,此人说他的家谱中记载了骆宾王的去向:扬州兵变失败后,骆宾王与徐敬业的儿子一起隐居在于邗之白水荡,后来骆宾王客死崇川,据说骆宾王的陵墓就是徐敬业的儿子修的。

这几条记载联系在一起可以得出骆宾王兵败后,逃跑在江苏南通一带隐居了下来的结论。

4、出家为僧

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记载:

“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被送往东都洛阳的徐敬业和骆宾王的首级是假的,是两个长相相似的人做了替死鬼,而真正的徐敬业和骆宾王都顺利逃脱并一块出家当了和尚。虽然这个说法过于离奇荒唐,但流传却比较广泛,以致于很多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